消费者权益法律知识-维权程序

2014-06-28
消费者权益法律知识-维权程序
发表时间:2006-11-14   浏览次数:1243


1、我国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有哪些?
我国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很多,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基本法以外,还有大量的部门法,包括了产品质量、市场管理、物价、广告、商标、医药卫生、邮电通讯、运输、旅游等各个方面,消费者保护立法已经初成体系。
主要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2、怎样才能算消费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为了生活消费需要,即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而消耗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或消耗劳动服务。如买米买面以供食用、接收美容美发服务、看电影等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为,都是生活消费行为。但如果是为了生产的需要进行的消费,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范围。
当然,这里的消费者既包括了个人,也包括了单位。只要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而进行了消费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3、不买单,就不是消费者吗?
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但并不限于直接有偿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人,还包括:(1)购买者的家庭人员。有的人为家人购买商品供其使用,其家人有进也会因为商品质量等问题受到伤害。(2)应购买者邀请使用商品的人。有的人买了商品不一定自己使用,而是给朋友使用,或是送人,商品出了问题有时也会导致他人受到伤害。因此,即使产品不是自己购买的,但如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受到侵害,也享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承担侵权责任。
4、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案例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空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面对众多的经营者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形形色色的服务,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4)公平交易权。对于消费者来说,公平交易就是消费者以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换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者服务。因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弱势,所以法律对其公平交易权予以特别保护。
(5)获得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的分散化和无组织化使其与生产者、经营者相比往往居于劣势,所以我国赋予了消费者依法成立社会团体,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权利。目前我国的消费者社会团体主要有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
(7)获得有关知识权。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是其进行消费的前提,是其自主选择的基础,因此,获得有关知识的权利是消费者知情权的延伸和自主选择权的条件。消费者有权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除了社会、国家、经营者应当帮助消费者实现这一权利外,消费者自身还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社会大众的监督才是最有力的监督。消费者的监督权是消费者作为公民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体现,是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一项很重要的权利。
5、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我争议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最常见的动工之一。消费者在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分割或者就与自己利益有关的问题与经营者发生争议时,可以主动与经营者联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经营者也可就消费者的要求是否合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双方通过反复协商、互谅互让,最终达成一致,形成和解协议。协商和解具有及时、便得、经济、有利于维持当事人友好关系的优点,十分适合于涉及标的不大、情况简单的争议。
(2)请示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权益受到分割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了解情况后,可以对产生争议的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解,以促使双方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消费者协会应当以双方自愿、合法、合理、公正为基础,以事实和证据为根据进行调解。调解不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意调解而不能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都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解决争议。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分割时,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要求行政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国有关食品卫生、药品管理、价格管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新产品质量等保护消费者的法律规范中都有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消费者权益纠纷的规定。消费者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可以依法向经营者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申诉,要求其做出公正的处理。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是指发生的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活动。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具有公正、权威、快速经济、保密性强的优点。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最强有力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以上其他方式无法解决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可以通过诉讼加以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属于民事争议,发生争议后,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应当依照法定的民事诉讼程序审理。
6、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能够让你了解购买商品的七个原则:  
(1)了解基本的消费性能,对食品应了解食品的成份、重量、容量、热量、有害物质含量、是否有禁用物质。
  (2)价格、购买条件,以及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有效和完全使用的原则和条件。
  (3)商品有效期,质量标准以及有效期满后的注意事项。
(4)制造商、经办人、销售商的地址、维修厂家的地址。
  (5)对必须附有商品证明书的商品应了解证明书的内容。
  (6)如果发现了所买商品是冒牌货,可以向商店索赔,要求退款。如果商店未尽快作出满意的答复,可以进一步投诉,要求退货和赔偿这段时间的物质损失。
  (7)购买商品时,千万记住一点,别忘了索要发票,证实您购买行为的真实性。开发票是对顾客负责的例行手续。


阅读305
分享